emc易倍

 
主页 > 关于emc易倍 > 常见问题

科普时间|“后高考时期”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?

来源:网络 |最近更新: 2025-06-19

  

科普时间|“后高考时期”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?

  高考作为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,是一场知识的较量,更是一次心理的考验。高考结束后,很多学生本以为会如释重负,却发现自己陷入另一种心理困境——反复回忆考试细节、懊悔发挥失常、担心成绩不理想,甚至因此夜不能寐,梦中仍在考场奋笔疾书……

  家长该如何识别孩子的异常心理表现?孩子高考后的抑郁或焦虑状态会带来哪些影响,又该如何科学应对?我们提前做好攻略,跟孩子一起实现顺利过渡。

  学生在高考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,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干预,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。一方面,短期内的情绪障碍干扰考后身心状态的整体调整,影响学生志愿填报时的理性决策;导致学生暑期生活作息紊乱、沉迷网络,不利于身心健康;另一方面,学生长期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可能延续至大学阶段,表现为入学适应困难、学习动力不足等;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感,影响其未来面对挑战的信心。

  生理症状:头痛、胃痛、心悸等无明确原因的躯体不适,可能是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表现。

  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,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,家长就要带孩子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。

  家长不要反复问孩子“考得怎么样”,尽量用“这段时间辛苦了,想吃什么”等话题,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

  若孩子表现出懊悔或焦虑等情绪,家长更要学会倾听而非说教。比如,家长可以对情绪不佳的孩子说:“我知道你可能很难受,想聊聊吗?”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,或与其他人进行比较,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调整心态。

  家长要鼓励孩子规划高考后的生活,如旅行、学车、发展兴趣爱好等,填补孩子的“目标线.留意危险信号。